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车的关键部件,一直是人们的投资热点。但是近年来由于电动车市场迟迟无法打开,各国政府在电池上的大量投入也几乎成为泡沫。
目前,不仅在我国,在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,纯电车的销量均迟迟难以突破。我国政府的目标是至2015年,纯电动车及混动车的销量需达50万辆,但是去年我国的数量才达到8000辆左右,显然离目标数目相距甚远。在日本及美国,纯电动车的销量也不容乐观,日产聆风的近期销量更是屡创新低。
目前,投产纯电动车的车企寥寥可数,但是另一方面,各国政府却大力推进车用动力电池的投产。这也导致了近年来车用动力电池供过于求。据了解,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,就宣布资助24亿美元推动美国车用动力锂电池发展。但是三年过去了,这笔钱建立的电池厂要不处于闲置状态,要不低于预计产能。而主要问题还是电动车市场无法撬动。
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,资助款的接受者不得不去争抢有限的客户。接受了1.16亿美元的资助的美国Dow Kokam公司,目前虽然抢到了一些小客户,但是还是缺乏较大的汽车制造商。事实上,即使是与大型汽车制造商有合作的受资助企业也在苦苦挣扎中。如LG化学虽然向Chevrolet’s Volt供应汽车电池。但是其用政府资助的1.514亿美金在荷兰、密歇根州建立的电池工厂至今还没有生产任何电池。
在我国,投资车用动力锂电池生产的厂家也越来越多。但是在产能过剩的局面下,其实际产能也不得不大幅度削减。值得关注的是,包括美国通用在内的很多车企,采用的均是亚洲厂商提供的电池。毫无疑问,亚洲厂商生产的电池存在价格优势。因此,作为车用电池厂家,要保证产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,在保证电池质量的同时,还需要更好地控制电池成本,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投资成为泡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