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所周知,动力锂电池的核心技术目前还掌握在少数外资企业手中,例如磷酸铁锂电池的核心专利就为三家欧美公司所拥有,我国有不少企业宣布拥有相关专利,但实际上究竟程度如何或可以从数量上找到一点脉络,但能否在应用上带来市场繁荣则又当别论。
专利代表的先进技术为外国公司拥有,直接导致了国内锂动力电池生产厂需要高价进口相关原料,从而带动了动力锂电池成本高企而影响推广,这背后的原因则是国家财力在电池投资上的不集中。目前新能源汽车补贴均为面向整车企业,但电池供应商被排除国家补助之外。在影响消费者购买需求的因素中,锂离子电池的高成本已然成为新能源汽车普及的‘瓶颈’。目前国家财政的补贴资金铺的面太广,尽管培养了新能源汽车市场,但是由于资金投入分散,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厂家处境比较困难。由于难以享受到国家的政策补贴,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握仍然“受制于人”。国内数目众多的锂离子电池厂家在国际舞台上难觅踪影。
拿我国和日本对比,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,其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。近日,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机构(NEDO)发布预测,2015年车载锂电池成本将下降到3万日元/kWh(约2502人民币/kWh),只有目前价格的1/3。而有学者表示,目前我国锂电池成本几近5000元人民币/kWh,2015年的目标是达到3000元人民币/kWh,与日本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。
自2009年初国家将新能源汽车发展定位产业发展后,国内锂电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“遍地开花”。目前国内做锂电池的厂家表面上有数百家,可真正具备整套动力电池生产能力的只有20~30家,真正有投资价值的企业也就是这二、三十家,因此,国家应集中力量扶持这些市场和技术成熟度高的企业,使它们有能力开发更多的专利,并因为集中度增加而降低动力电池制造成本,如此,国家就能培养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企业,在动力电池业“弯道超车”的理想或者有部分实现的可能性。